電視動畫《
軒轅劍‧蒼之曜2018-12-25 | 花菱夕凪
電視動畫《
軒轅劍‧蒼之曜》自十月播出以來,每週都帶給觀眾們無法預期的劇情走向,也驗證了當初
首映會時聲優們在訪談影片中所分享的內容,確實令人相當好奇劇情究竟會怎麼發展及收尾。隨著今年邁入尾聲,冬季新番的播出即將告一段落,在《軒轅劍‧蒼之曜》最終回播出的今天,遊戲基地訪問到上海軟星科技的執行長張孝全先生,他除了參與過大宇所開發的多款遊戲以外,這次在《軒轅劍‧蒼之曜》中也披掛上陣擔任監製角色,接下來還要推出與《軒轅劍‧蒼之曜》動畫聯動的手機遊戲,這款遊戲與動畫之間又會有怎樣的關係?而動畫製作的背後又有怎樣的幕後秘辛?一起來看看下面的訪談內容。
Q:每週播出的《軒轅劍‧蒼之曜》動畫即將接近完結篇,請問您是否也跟玩家週週追番? 可否分享看到成果的心情?
張孝全:有啊,每週至少看兩次。動畫製作的過程很繁複,從開始正式製作前的腳本例會,到每週的動畫分鏡確認而後的錄音室配音,最後是後製會議,我們的製作行程非常的緊湊,配音是每週二早上 8 點準時開始,而後製會議放在週六的早上 9 點,會議碰到假日也不會暫停,可以說是無休狀態。Deen studio,東電,nada,大宇上海,台北,全體都會參加。
為了確認成品的樣子,我們每週追兩次以上,音效音樂的後製會議完整看完一遍,正式上線又一遍。製作過程中,團隊至少每集用不同形式最少看過四次,分鏡腳本確認,錄音室配音,後製會議,正式播出。而我作為監製還會臨時遭遇設定相關或色指定調整等突發任務,真的可以說都會背了。
Q:動畫版次回預告請聲優能登麻美子小姐以中文閱讀標題的作法很新鮮,是怎樣的考慮下才做出的安排?張孝全:最初只是團隊的玩心,我們團隊有很多人都是能登小姐的粉絲,在製作最初期就已經想好雲這個角色是屬於能登小姐的。團隊很任性的要求東電一定要請能登小姐,而東電的赤尾部長也滿足了我們的任性,真是非常感謝。
雲在劇中是沈默寡言的角色,我們當時就想,每一話的預告由能登小姐來說,一來能彌補她劇中角色寡言的遺憾,二來雲作為串連世界觀的重要角色,作為動畫每一話結尾銜接下一話也很有呼應感。最後就是渡邊導演,高山編劇,還有我都很想聽能登小姐說中文,所以就這樣決定加了中文標題給能登小姐來讀。每次錄音室配音最後都是以能登小姐的中文錄音作為壓軸,教她說中文也是一個很有趣的經歷。
Q:您目前擔綱《軒轅劍‧蒼之曜》的手遊開發,手遊與動畫版有哪些元素合作? 與日本首次合作動畫的感想是? 日本方面觀眾的反應不知道如何呢?
張孝全:手遊這邊我們的構想是聯動,而不是照搬動畫故事劇情。照搬動畫故事的話,玩家與觀眾看動畫就好,不必玩遊戲,所以遊戲與動畫只是同一世界觀,不同時間線,由玩家扮演《蒼之曜》遊戲的主人公,所以也不需要擔心看過動畫就沒必要玩遊戲。目前手遊《蒼之曜》已經有過封閉測試了,成果不錯,我們得到很多玩家的寶貴建議,會努力做到更好。
首次合作動畫的感想就是好累。上面也提到了,電視動畫製作的行程非常緊湊,過程中可以說是沒有假日的,雖然身為遊戲開發者早就習慣這種無休的工作狀態,但是做動畫我還是新手,有很多需要跟前輩學習配合的部份。而且日本方面又比較在乎身掛監製的我的意見,給予準確的意見避免整個團隊空轉,是我在整個過程中心理上感到最疲憊的事情。因為我很明白,一個手上有權力的菜鳥是團隊的災難,整體來說就是邊做邊學。 這是我第二次參與動畫製作,首次參與如此規模的跨國合作,有太多值得我學習的事情。也對日本動畫製作的嚴謹與業界生態有更多認識。 渡邊導演年紀很大卻凡事親力親為的態度讓我很感動,他的代表作《魔法公主 Minky momo》對當時年幼的我可說是啟蒙之作。這樣了不起的人在那樣的環境下工作,心裡真可說是五味雜陳,也深深感受到日本動畫人的艱難。看到他們的狀態與工作態度,我忍不住在心裡一直對自己說,以後不管再差的動畫我也不罵了,因為做動畫真的太苦。 高山編劇是個有趣的人,世上很少有人宅度如此之高,高到連我這廢宅都佩服,他是個多才多藝的人,會作機器人,還有花火師的執照。我原本非常擔心與高山先生的合作,因為從履歷來看,我憂心他是一個非常強勢難溝通的編劇,想不到完全相反,高山先生非常重視設定與世界觀,對《軒轅劍》世界觀的尊重程度非常高,有疑慮的部份會不斷的與我們溝通協商,也能精準的掌握角色對白與人物價值觀。不避諱的說,這次工作過程,我從高山先生身上學到的東西最多。 《軒轅劍‧蒼之曜》在日本是深夜動畫,收視率上以我的身份不方便公佈,但可以很誠懇的說「相當不錯」,中華題材又是深夜動畫,這樣的收視率我們已經很滿意,網路社群上面也是好評居多,批判聲音也很理性,讓我們安心不少。
Q:《軒轅劍‧蒼之曜》動畫除了回饋粉絲,是否有藉由動畫來打開新客群接觸《軒轅劍》遊戲本傳魅力的目標? 在手遊上肯定會有更多沒看過動畫的玩家來玩,兩者之間的定位又是如何? 會考慮針對手遊版與動畫版進行怎樣的聯動? 在這次手遊版中,會從哪些設計上呈現《蒼之曜》 動畫的世界觀?張孝全:當然是有的,目前來看已經達到我們打開《軒轅劍》系列新族群的期望,甚至將國產 IP 推廣到了海外。以這點來說這次的合作非常成功。 《軒轅劍》系列我們認為它需要一個新的形象。《軒轅劍》是原生自遊戲的 IP,本身屬於一種娛樂,同時也是藝術,當娛樂與藝術結合的時候必須既有傳統也要能與時俱進,兩者互為表裡,缺一不可。 至於手機遊戲與動畫的聯動,是同一世界觀、不同時間線,簡單來講,就是《蒼之曜》的機關術世界觀。每一寸每一分,都是《蒼之曜》。
Q:《軒轅劍‧蒼之曜》是嶄新的世界線,雖然與原作有共通的七曜使者,但其他的新角色如何確保同樣屬於《軒轅劍》的世界觀呢?
張孝全:這個問題要從頭說起,最初在編寫《軒轅劍‧蒼之曜》劇本的時候,舊人物如何不破格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是困擾高山先生的一大難點。畢竟舊角色不是高山先生的創作,要他完美掌握是非常困難的。
最後我們想到的解決方案,就是新角色,《蒼之曜》作為《軒轅劍》家族的新成員,不應該只是一個簡單的繼承,必須具備遊戲與動畫最深處最原始的那個靈魂──就是創新與冒險。所以我們達成一致,一定要創作新的角色,這才是《蒼之曜》該有的樣貌。
舊角色就做為將不同時間線的《軒轅劍》世界串連起來的紐帶。由他們帶出世界觀,一個不同立場的角色轉變的糾葛,又沒有絕對的正義與邪惡的世界,然後將故事交給新角色來說來演,將未來交給新角色。
Q:在動畫中後期我們逐漸看到「木甲術」因為黑火的使用而變得突飛猛進的科技發展,這方面有許多現代科技的影子在其中,以現代世界觀來說的話黑火就像是核能一般。 一開始是怎麼決定劇中的科技發展方向?張孝全:黑火是一種在當時人類還無法完全掌握的一種能源,太白帝國只能說對黑火的控制與掌握超越大多數的文明,所以才能建立起如此龐大的國家。太白帝國並不完全了解黑火,這一點帝國自身非常清楚,所以才有了《蒼之曜》故事的起點。身為最了解黑火的人之一,墨衡的叛變對帝國影響非常巨大。
黑火就是一個未解未知的太古文明遺產,它的能量過於強大,能完全摧毀掉比現在太白帝國更偉大更強的先史文明,他們對黑火的態度是很複雜的,既崇敬又恐懼,但太白帝國對於黑火還有一份責任感,認為如此危險的技術由自身保管才是上策,若落入他人之手天下將會更加紛亂。 在設定上,木甲術與機關術發展最後走向了不同的分岐,兩個都同為未解文明遺產,表面上看起來相似的技術,事實上在運用目的與運用方式上有很大的差異,這一點會在遊戲中有更多的呈現。動畫本篇礙於時間沒有在這個地方著墨太多,大家看到的動畫內容其實只是原劇本的 70%,這一點我們也認為很可惜,未來有推出小說的計畫。
Q:《蒼之曜》手遊版選擇以動畫版結束近一年後的時間為背景的原因是? 是否因為動畫尚未有二季?那手遊版的劇情實際上是原案動畫的第二季內容嗎?
張孝全:並不只是尚未有第二季,首先我們得考慮到故事發展的合理性,動畫事件之後,就算是太白帝國這樣規模的國家也需要休養生息,不可能立刻完全恢復,這是必要的時間。 若是真的有第二季動畫,我個人還是希望交給高山編劇,這段工作期間跟高山先生建立起了默契跟友誼,所以確實也有保留創作空間給高山先生的想法在,這一年的空白時間也是與日本溝通過後的刻意保留。 另外遊戲不會是第二季的劇情,遊戲是由玩家作為主人公,這種遊戲世界特有的第一人稱演出很難呈現在動畫中,所以,並不是。
Q:手遊版據稱會以太白帝國與宣陀軍交戰為主題,所以玩家在遊戲內可以自由從這兩方勢力中選擇其一來進行嗎?張孝全:不行,玩家是太白帝國機關宮的一員,亦是帝國當時最高技術的結晶,是《蒼之曜》中兩位重要機關師的理想的具現化,同時也是直屬太白皇帝的特務部隊的要員,有獨特的使命與任務。
Q:《蒼之曜》動畫版角色也會在手遊版登場?也會採用日配聲優陣容嗎?
張孝全:會登場,但是否會用日語配音,目前我們還未決定,但動畫未來會有中配版。至於遊戲中是否會加入日語配音我目前還沒決定,不過,我想這個問題交給玩家來選會比我決定要更好。
本篇新聞相關連結:
※《軒轅劍‧蒼之曜》動畫官網※《軒轅劍‧蒼之曜》遊戲基地新站贈獎活動頁面
※影視動漫聊天室
留言回應